新生開學第一課 貧富差距如鴻溝
近日內地大中小學開課,新學期伊始,國家教育部要求各學校組織學生收看專題片《開學第一課》,宣揚「愛的理念」。但很多平民子弟直面的卻是貧富差距的鴻溝,耳濡目染的是「恨的火種」。
據內地媒體報道,新學年開始,各所學校門口變成名車豪車展示廳,世界名車爭奇鬥妍,而車上下來的公子哥與嬌公主們,趾高氣揚,目中無人。當中很多車還是公車,從公檢法用車到國土、衞生監督用車,甚至血防專用車,無所不有。對於寒門學子來說,親眼目睹到「公車送新生」的一幕時,心裏翻騰的是羨慕、是不平、是辛酸,還是仇恨?
與此同時,那些悠然端坐於父輩權力所驅馳的公車中的公子公主們,望見窗外肩扛手拎的平民子弟,又會升騰起怎樣的心情呢?是驕傲、是得意、是嘲笑,還是不屑?貧富差距的鴻溝,將同一個屋簷下的學子劃分得涇渭分明,由此造成的心理鴻溝,更成為社會危機的根源。校門口的這開學一課,不同階層的子弟,恐怕都會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
內地貧富差距、貴賤區分的嚴重程度早已進入世界前列。不到百分之五的人卻佔有百分之九十五的財富,這種差別也迅速體現在學校的富豪子弟與平民子弟當中。權貴子弟出入有豪車代步,三餐山珍海味,課後要為如何吃喝玩樂絞盡腦汁,而平民子弟則要為如何節省三餐費用精打細算,課後更要為如何幫助含辛茹苦的父母賺點錢以補貼家用而拚盡體力。
貧賤夫妻百事哀,寒門子弟萬事愁。更可悲的是,儘管平民子弟以十倍的努力認真學習,但出人頭地的機會卻愈來愈微。權貴的子弟可以通過「加分」、「保送」等暗箱操作,輕而易舉地擠掉平民子弟上名校的機會。
而大學畢業之後,權貴子弟可能通過父輩的權勢或者財力,易如反掌地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更有甚者,權貴子弟甚至還在讀中學,其家人便可在政府機關為其找到工作,未畢業先就業,而且是政府的鐵飯碗,平民子弟只能望門興嘆。
平民子弟從小耳濡目染的都是類似的社會不公與機會不平等,他們心底種植的都是對社會刻骨的仇恨與不滿,如此一來,社會怎能有和諧呢?
公平公正公開是社會穩定的基石。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機會不平等,贏者通吃,強者包打,權貴子弟天生佔據先發優勢,政府又給他們提供後發助力,他們幾乎霸佔了所有的機會,搶盡了最好的條件,而平民子弟通過上學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愈來愈渺茫。
貧窮隔代遺傳,已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特徵。校門口川流不息的名車和公車折射出的社會問題,是所有內地學生的第一課,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課,這一課將對他們以及所有中國人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
《太陽》- 華夏透視
開學日的校門是社會縮影
踏入九月,全國大中小學都開學了。不過,一個開學日的校門,無意中讓我們看到了今日中國社會的縮影。小孩子是父母心中塊肉、掌中之寶,他們開學了,做父母的當然不會閒着,有人甚至比子女更緊張、更忙碌,這是人之常情。
子女開學時,很多父母竭盡所能,協助子女適應新學校,在開學日還特別請假,陪子女上學,替子女搬運寄宿行李等。有網民在湖南省湘潭大學拍攝那些送子女開學的父母時,赫然發現大量名車停泊在校門附近,而這些名車十居其九竟是政府的公務車!不僅汽車牌子令人目不暇給,所涉的政府部門同樣應有盡有:公檢法、國土、公路、稅務、價格監督、郵政、武警,一應俱全。而從車牌來看,更是遍及湖南各市,還有小量省外的公務車。
難怪有網友驚嘆:「從未見過如此完整的執法車隊。」「司法、公安、檢察、環境監測、國土執法、衞生監督、防汛指揮……不了解情況的,還以為是市裏開大會呢!」確實,以前只有人大、政協等重要會議開幕時,才能看到這種「壯觀」的場面。但現在,一些官員家裏操辦紅白大事,場外也同樣停滿林林總總的公務車。一方面,公務車的增長速度驚人,所有政府部門現在都擁有遠超他們幹部人數的公車;另方面,公車的使用及管理,幾乎到了失控的地步,「公車私用」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官方幾年前已估計,每年公務車的開支達到三千億元人民幣,與公款吃喝、公款旅遊,成為天怒人怨的「三公問題」。過去幾年,北京當局扭盡六壬,推行公務車的改革,包括規定只有一定級別的官員,才能配給公務車,並對這些公務車的排氣量、車價、規格等,作出明確規定,之後又對幹部實行直接的現金補貼,以減少他們使用公車,部份省市給予官員的公車補貼竟然多達每月六千至八千元。但到頭來,這些公車改革全部以失敗告終,幹部們既把補貼袋袋平安,同時繼續濫用公車,甚至成為幹部家屬的私家車。
那麼,子女開學時,出現大量公務車接送的情景,又有甚麼出奇呢?他們平時已這麼做,只不過開學當日,大家都把車開到學校門口,變成一道突兀的風景線而已。從「三公問題」日趨嚴重,可見官僚階層的權力和影響力多麼可怕。
撼山易,但要在現制度下撼動官僚的利益,卻是難乎其難呀!
(張華 蘋果日報)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