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BB可申領政府福利房

內地廉租房(類似香港公屋)正成為醜聞集散地,北京繼出現十八個「一」的最牛身份證號碼之後,一位年僅四歲的寶寶居然也成為廉租房的申請者,而《北京廉租住房已備案結果公示》中還有多名未成年人。依據當局申請人要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申請者至少要年滿十六周歲。因此,這名最牛寶寶背後的故事,成為內地媒體的焦點。

近來,各地有關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類似香港居屋)等政府建造的福利住房的醜聞此起彼伏,鬧得沸沸揚揚的有廣州經濟適用房被用戶放租,杭州經濟適用房出現大面積裂縫,武漢申領經濟適用房搖號搖出「六連號」等,令人目不暇接,輿論掀起一浪又一浪的問責聲。

有意思的是,這些醜聞竟然都是事後由媒體曝光,並不是政府有關部門主動發現,由此可見,當局的監管機制在這裏已經形同虛設,甚至不能排除為官者監守自盜的可能性。而且每宗醜聞暴露後,當局不是想方設法查找真相,而是千方百計推卸責任。

北京最牛寶寶曝光後,弄虛作假的性質昭然若揭,但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卻還在打官腔,稱「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和了解」。公示情況已經是再清楚不過的證據,還要調查了解甚麼?難道「相關部門」不知道福利住房的申請本該遵循嚴格的資格審查程序?而且讓「有關部門」自己查自己,又能查出甚麼問題?還不是在糊弄老百姓。

最牛寶寶的背後,肯定有一個權貴家庭。從前些年被曝光的寧夏同心縣十八個娃娃「吃空餉」,其中最小的五齡童已享受公務員待遇,到內蒙古集寧區勞動局副局長的十一歲女兒被突擊提拔,再到河北磁縣交警大隊招收三名未成年人警察等等,神州大地最牛寶寶橫空出世,似乎都在述說着這樣一個事實: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即使是未經人事的寶寶都高人一等。

其實,最牛寶寶的出現,責任並不在寶寶本人,而在於隱藏在寶寶身後的權貴及制度。在層出不窮的最牛寶寶背後,隱藏的是當權者權力通吃、權力自肥的盛宴。正如一位網友感慨「寶寶不牛,他老子才牛!有這樣的老子,就是他家一條狗領廉租房補貼也不稀奇。」北京的最牛寶寶到底是誰家的孩子,當局應該向全國人民做出交代。

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是政府提供給低收入階層的福利房,本來應該是一項惠民工程,如今卻變成權貴們的盛宴,尤其是明目張膽弄虛作假的最牛寶寶,影響惡劣,使得惠民工程變成了傷民工程。

中國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原本出發點都是為民眾造福,但由於程序不公平、不透明,再加上官員胡作非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央的良苦用心到了基層往往變成貪官們的別有所圖,老百姓不僅未能得到實惠,反而處處被魚肉。

《太陽》- 華夏透視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中國軍力全球第四?


《簡氏防務》公布○九年世界最新軍力排名,前五名是美、法、俄、中、英。參考指標包括軍費開支、軍事理論和科技的先進性、自主研發能力及國家經濟基礎。另據美國專家評估,全球擁有核彈頭數量排名是俄、美、法、中、英。據此評價中國軍力全球第四?這類「排名」都不夠準確。
《簡氏》的排名標準就有爭議性。西方國家指解放軍開支不透明顯然有偏見,但中國軍費含金量高則是不爭之事實。比如在荒漠修建軍事基地是用軍費,另外建一條公路或鐵路通往基地就可以由國庫埋單。軍車免交過路費是小兒科了,軍方用電不會與外資企業同價吧?同級別一枚核彈頭,歐美造價一百萬美元,中國二、三十萬搞定,可見排名最基本的標準都不權威。
簡氏》認為俄國重工業雄厚,軍事科技發達,武器自主開發能力超強。那都是前蘇聯的老皇曆,崩潰後的小俄國被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瓜分了半數的重工業、軍事科技和武器自主開發能力,導致舊航母難翻新,核導彈試射一再失敗,新戰機難產,甚至拖慢了中國軍事現代化。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核武器專家評估,核彈頭最多的是俄羅斯,達一萬三千枚、美國九千四百枚、法國三百枚、中國列第四,有二百四十枚、英國一百八十五枚排第五。
但是,核武器生存能力最強的是潛射核導彈,其後發制人的戰鬥力十倍於導彈發射井,美俄潛射導彈之比為四百三十二枚比二百一十六枚,還未算上俄羅斯一萬三千枚核彈頭多數老舊。
西方未能掌握中國核潛艇及潛射核導彈數目,解放軍核彈頭何止二百四十枚?
《東方》- 司馬成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採訪不是煽動 記者不是罪犯


本來,記者的職責是監察政府及社會,是確保公眾了解社會情況,是如實報道新聞。記者該做的是採訪報道新聞而不是新聞的主角。
昨天,幾百位香港記者特地走上街頭,特地走到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抗議,成為新聞事件的主角。
香港記者成為新聞事件的主角不是因為他們要改變自己的角色,而是因為內地不同部門、層級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壓香港記者的正當採訪權利,一再為了阻止新聞採訪而誣陷記者違法,一再以暴力傷害到內地採訪的香港記者。若果香港記者及新聞專業團體繼續沉默,任由內地各級官員及執法人員侵害記者的正常採訪權利,威脅記者的人身安全,那不僅記者難以履行專業責任,市民的知情權及新聞自由也將蕩然無存。
事實上內地政府打壓新聞採訪的手法越來越粗暴,越來越惡劣。較早前在四川,公安人員為了阻止香港記者採訪維權人士審訊,誣指記者可能藏有違禁品,硬把他們羈留在酒店令他們無法採訪有關案件。
最近在新疆自治區的情況更令人寒心。幾位進行正常採訪工作的記者及攝影記者被武警人員無理毆打,強行拘捕,令他們既受傷又無法繼續報道烏魯木齊騷亂的情況。當記者表達不滿及要求徹查真相時,新疆新聞辦公室官員居然無視自己發出的證件,硬指記者沒有合法的採訪證,又指控記者有煽動暴亂之嫌。換言之,新疆自治區政府把記者的正常採訪活動跟煽動暴亂畫上等號,把記者當成煽動暴亂的暴徒。這怎不令人憤怒及難以接受呢?
若果不及時制止這種歪風,若果不及時促使內地各級政府改變態度,未來香港記者再到內地採訪甚麼突發新聞、社會騷亂或令當地政府尷尬的消息時將會遇上更大的困難,將會碰到更鐵腕的打壓,包括被毆打,被「屈」違法,被軟禁在酒店,被暴力驅走。到時候,市民及國際社會將難以透過香港傳媒了解內地社會的真相。
前人大常委曾憲梓等少數人認為,香港新聞界及記者應當低調處理事件,不要令中央政府尷尬,更不要冲淡建政六十周年的慶祝氣氛。曾先生曾貴為人大常委,被內地官員奉為上賓,沒有嚐過專權者的鐵拳及無理打壓,他說出這樣的風凉話並不讓人意外。
然而對記者來說,採訪時被毆打,被誣衊被屈違法是關乎記者人身安全、專業採訪工作、新聞自由的大是大非問題。像這樣的問題既不能迴避,也不能保持緘默。記者必須以最清楚的態度,最響亮的聲音表明反對,並要求有關當局糾正改善。
香港記者昨天發出的強烈訊息及呼聲,北京當權者聽到嗎?
《蘋果》-盧峰

國富民窮




「十一」前夕,內地媒體「六十年回顧」鋪天蓋地,財政部長謝旭人在一次報告中表示,國家財政收入六十年翻了一千倍。國家統計局更是發出報告,稱中國去年底從低收入國家「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一副「頭等強國」近在咫尺的氣派。但在互聯網上,官方「光輝成就」被網民們大潑冷水:為何只講財政收入率,不講民生投入率?六十年老百姓收入翻了多少倍?難道國家有錢百姓沒錢,也能成為強國?

中國成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的依據何在?財政部和統計局以財政收入和外匯儲備兩項數據作為支撐,前者六十年增長近千倍,後者增長近一萬四千倍。如果單獨看這兩組數據,一個政府收入和外匯儲備有着天量增幅的國家,中國可能比巨額財赤的美國政府都要強大。

但中國不會因此在短期內成為「頭號強國」,因為還有多項經濟數據制約着「強國」的夢想成真:一是內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六十年間僅增長了十八倍;二是農民的人均收入目前還不到城鎮居民的三分之一;三是全國工資支出佔GDP的比例僅有一成,遠低於發達國家的五成。人均收入偏低折射出中國陷於「國富民貧」困境的現實,短期內難以有根本改變。

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心中也有一筆帳,算來算去,怎麼也感受不到財政收入增長千倍帶來的實惠:假如當年人均月薪低至十元,現在也該過萬,有嗎?眼下都市樓價每平方米最低一萬幾,住不起;治感冒百元起,病不起;殯葬花費一萬幾,老人死不起。

老百姓算的另一筆帳是,國家富了,生活難了,幸福感不見了。財政收入哪裏去了?是政府花錯地方,還是官員盤剝百姓?想當年物價便宜,少有貪官,想必是六十年通貨膨脹和貪污腐敗的增長不止一千倍。

長期以來,當局不斷向民眾灌輸「大河有水小河滿」即「國強民富」的思想,似乎「大河」有水後「小河」自然會滿,但是國力增強後,絕大部分老百姓沒有過上富裕生活,「大河之水」經過各級政府的權力盤剝,七除八扣,並沒有流入百姓的「小河」,更遑論「藏富於民」。

其實道理很簡單,國強不等於民富,民富則無國不強之理。財富過多集中於庫房,容易滋生貧富懸殊、官商勾結等弊害,政府能控制的財富愈多,貪官愈多,貧富分化愈嚴重,社會矛盾愈激烈。國家強盛不以民眾富裕為基礎,民眾對政府的離心力也會加速社會秩序的崩潰。

國強民不富,要國何用。中國歷史上曾經輝煌的秦朝、隋朝,雖然留下萬里長城、大運河等世紀工程,卻因「國強民貧」而迅速崩潰,難逃短命王朝的厄運,這一教訓難道不值得當今為政者借鑑?


《東方》-神州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