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蘇州大學一個生動的課堂演講

內容:蘇大學生課堂評論人民日報新大樓以及熱點社會問題,如官場腐敗,政治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民主,民生等等。

來源:Ku6網鏈接:http://v.ku6.com/show/gOL3_S3FxAj1BPxl.html

信息:曾被優酷屏蔽,被土豆刪除

全文連接:http://www.chinagfw.org/2010/03/blog-post_9337.html?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chinagfwblog+%28GFW+Blog%29

另,中國網民新創意“死法”,“活法”出台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wang-03252010101019.html/

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世紀之戰,草泥馬 vs亞克蜥

谷歌 Google.cn決然停止網絡審查,把搜索引擎連接到香港 Google.com.hk,剎那間讓億萬大陸網民看到了「更幸福更有尊嚴」的真實世界。谷歌宛如絕塵而去的草泥馬,穿過「馬勒戈壁」,把那片不毛之地留給「亞克蜥」繁衍──這種醜陋的爬行動物才是盛世神獸。

谷歌踏馬戈壁,盛怒的天朝先是唱衰谷歌,說它有多少國際官司纏身,至於微軟在美國本土和歐盟的訟事一點也不少,中國企業的國際官司更多不勝數,這一概免提;繼而大陸廣告商聯署向谷歌索償,卻被《紐約時報》披露其中有假,有廣告公司否認簽過索償信。然而這些都屬小打小鬧,勢若奔雷的重拳是新華社的奇文〈中國拒絕「政治的谷歌」與「谷歌的政治」〉,看過始知何謂時光倒流,活脫脫是文革作派的重現。

該文除了用「鬧劇」、「滲透工具」、「處心積慮」、「跳上枱面」之類的詞語,更揭批谷歌創始人之一布林的祖宗三代,因在前蘇聯度過童年,所以對政府內容審查特別過敏,「他多次向同事和朋友吐露其在華經營的矛盾心理。」查出身、查階級、查立場還未到此為止,新華社繼續深挖「谷歌高層與美國官方的關係可謂千絲萬縷……谷歌是奧巴馬競選陣營的第四大贊助者,目前已有四名谷歌高管服務於美國政府……而五角大樓還有一些安全專家來自谷歌也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行文至此,酷似文革紅衞兵大字報和造反派高音喇叭,對於久違這類文法和語境的我,尤其匪夷所思。

若論查出身挖背景,大陸眾多企業、事業單位的高層人員,豈止和政府關係密切,就連血緣都「千絲萬縷」。中信集團前董事長是王震之子;中信泰富前主席是榮毅仁之子;中國電力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是李鵬之女;華能國際前董事長是李鵬之子;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總裁是朱鎔基之子;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總經理是朱鎔基之女;北京 Unihub公司總裁是溫家寶之子……

既然要刨祖墳,就一刨到底──陳水扁女兒是牙醫、女婿是醫生、兒子和兒媳都是學生;克林頓女兒是碩士生;小布殊女兒詹納是小學教師;卡特女兒是普通文員;列根女兒是演員;福特兒子是牧民;尼克遜和約翰遜的女兒都是家庭主婦……再來看看,江澤民長子是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雲兒子是國家開發銀行前行長、女兒是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至於習近平、薄熙來就不必說了。

由此可見,「查三代」實係弄巧成拙,但這類種文革紅色記憶卻香火綿長,人家谷歌「孟母三遷」,當局即發出追殺令,五毛黨總動員在國內網站瘋狂上貼支持政府,痛罵谷歌,儼然文革群眾批鬥會,滿耳都是「亞克蜥」氣急敗壞的尖厲嘶叫。這場草泥馬 vs亞克蜥的世紀之戰,從大陸打到香港,再衝出亞洲,打向世界,端的是好戲連場。

孔捷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0325&sec_id=4104&subsec_id=15337&art_id=13858984&cat_id=6939156&coln_id=6939155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政績工程耗巨資 賣地還債害蟻民

近日有權威機構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地方政府欠下巨額債務,至二○○九年底,未還貸款約七萬二千億元人民幣,其中僅○九年新增的就達三萬億元。按此勢頭,到明年底,地方政府負債總額將達十萬億元,相當於全國GDP的三分之一。

地方當局債台高築,完全是政績工程惹的禍。在金融海嘯期間,國務院推出四萬億元刺激經濟方案,本來明文規定,這筆巨款只能用於基本建設及民生方面,不能用於房地產和政績工程。然而,各地對中央政策陽奉陰違,把握銀根放鬆的機會,四處上項目,各種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陸續上馬,而且規模愈來愈大。而財政配套資金規模也在不斷膨脹,有的超過項目資金的十倍。

地方政府大肆揮霍,給地方財政造成巨大壓力,而央行和銀監會開出的藥方是「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組建融資平台,拓寬融資渠道」,於是,各地紛紛成立「地方投資平台公司」,發行企業債、中期票據等融資工具。然而,由於管理不善,加上官場腐敗等因素,很多平台公司已陷入財政困局。這樣一來,地方政府的債台愈築愈高,央行調查顯示,很多地方政府的負債額已遠遠超過地方本年度財政收入,也就是說,不少地方政府已瀕臨破產。

地方政府背負沉重債務後,愈來愈依賴賣地收入來擺脫窘境。地方官和部分央企聯手,將地價不斷推向新高,各大中城市「地王」頻頻湧現。

這種靠賣地維持地方財政的做法,已產生嚴重的後果。正如有金融專家指出,中國存在嚴重的房地產泡沫,而政府債務中很大的一部分又集中在這領域,因此中國很可能像美國爆發金融海嘯時那樣面臨風險。一旦房地產泡沫爆破,經濟將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局。

另一方面,政府帶頭推高地價,必然令樓價飆升,普通老百姓置業的希望更加渺茫,他們被迫用幾代人的積蓄來圓買樓夢,說穿了,就是政府犧牲百姓的福利來維持高地價。

事實證明,目前的房地產熱很大程度是地方政府利用中央推出的救市措施大搞形象工程的結果。負債纍纍的地方當局靠賣地來擺脫財政困局,卻導致惡性循環,最終不但產生房地產泡沫,危害經濟健康發展,而且還會令百姓望樓興嘆,置業無門。

說到底,就是地方官借債揮霍,卻要老百姓還錢。如此下去,民怨將不斷積累,終有一天會官逼民反,當局絕不可掉以輕心。

《神州》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00322/00182_001.html